近年來,博物館發(fā)展備受關注,但博物館設計與施工銜接問題突出,如何提高展陳質量,發(fā)揮教育職能,更多地吸引觀眾成為博物館工作的重心。設計好也需要高質量施工做保障,展覽中任何環(huán)節(jié)僻陋都將影響展示效果。
長期以來,陳列內容設計與形式設計的關系問題,一直存在爭議。過去在博物館實際工作中,往往將他們視為“兩張不銜接的皮”,內容設計只顧著編寫類似教科書式的陳列腳本,完全不考慮形式設計與后期施工,撰寫腳本只適于內容表現(xiàn),某些內容表現(xiàn)讓形式設計師無法適從。
當然每個內容設計都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主導,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指揮感,并強烈要求:
形式設計要配合好自己工作,要符合內容設計要求,也希望形式設計能理解和熟悉內容,掌握好內容表達的深刻內涵。
表現(xiàn)為在工作中,經(jīng)常指手畫腳地干擾形式設計工作,有的甚至充當形式設計,把內容的工作伸向了形式設計領域。
還有的內容設計過于追求腳本邏輯關系,在內容方案缺少文物信息支撐下,一味強調內容表達邏輯關系,在沒有史料文物佐證的情況下,讓形式設計利用科技手段造假景來表達內容,在大量利用假道具后,就會很容易造成形式缺少歷史與文化底蘊的現(xiàn)象突出。
另外,博物館形式設計工作者經(jīng)常身兼數(shù)職,工作負荷現(xiàn)象普遍,尤其中小博物館突出。他們往往在人員編制上較少,不僅工資待遇差,而且工作任務沒有明確分工。有時,一個人頂多個人工作,除了要完成形式設計以外,還要承擔制作與施工。
不僅如此,還將他們藐視為“美工”,兼著木工、裱糊工、漆工等多個職能為一身,有時還會跑外勤,做采購材料等工作。到后期施工布展時,這些“美工”還要擔著文物標本制作和陳列設備搬運工,讓他們普遍在工作中怨聲載道或人才流失。
另外,形式設計工作長期處在突擊狀態(tài),他們也很難有精力認真研讀腳本就開展工作,像一些專業(yè)技術工種像:
展陳照明、文物保護等業(yè)務,很多形式設計也缺少必要基礎知識,在這種工作狀態(tài)下,是很容易發(fā)生事故,導致不必要文物損傷事件屢屢發(fā)生。由于他們沒有充足時間做準備,也會對內容理解發(fā)生偏頗,最后造成設計出的展覽與內容脫節(jié)。這些皆是博物館內容與形式配合上的弊端問題,在各級各類博物館中屢見不鮮。
過去,尤其在黨史展中,長期受過“左”的思想影響,在工作中,特別強調內容決定形式,形式要服從內容的需要。
直到1985年文化部召開 “正確對待文藝與政治之關系”的討論,“長時間文藝從屬于政治形成了一種固定觀念”,以階級斗爭為綱,“更把文藝等同于政治,完全用政治標準要求文藝,把文藝當作政治圖解,嚴重妨礙了文藝的發(fā)展”。這次會議否定了文藝要從屬于政治的提法,是一次工作思想的大解放,是清除博物館 極“左”思想的重要理論成果[3]。
近些年,我國博物館又發(fā)生另一怪現(xiàn)象,就是“重形式輕內容”。尤其近些年越來越多博物館,傾向于利用社會招投標方式來做形式設計,資金和人力都投入在形式設計上,令人炫目的高科技的運用和具有吸引人眼球的場景化設計,讓很多形式設計單位中標。
由于外援力量與公司化行為,講究的是經(jīng)濟利益最大化,程式化設計手法會屢屢中標,也使很多國內博物館設計特色風格雷同。
對內容理解和把握也容易發(fā)生偏頗,或任意夸大視覺效果,將某些歷史史實進行了歪曲,再現(xiàn)了猶如電視劇 “戲說”一樣的歷史故事,錯誤地誤導廣大觀眾,林林總總事件屢有發(fā)生。內容與形式配合問題,一直在阻礙著我們博物館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[4]。
內容與形式在本質上,理應是相互依存的統(tǒng)一關系。從陳列概念上,也包涵內容與形式配合問題:
內容是一個在設計上具有邏輯思維的產(chǎn)物,形式是一個形象設計思維的體現(xiàn),內容設計要借助于形式設計來表現(xiàn),形式設計也要依從于內容設計而存活,沒有內容就談不上形式,沒有形式,內容也無實體的依托,它們是一衣帶水的近鄰,不能任意地割裂對待,更不能厚此薄彼。
博物館中的文物是要擺出來供觀眾欣賞的,而文物普遍具有三重屬性,
一種是外在的形式:顏色、大小、尺寸、形狀,這些一看就明白;
二是自然屬性,而自然屬性是看不到的,比如:它的比重、質地、成份,還有化學成份,受力結構等,很多內在的東西,皆是自然屬性。
另外一個就是文物的社會屬性,比如說: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紅旗,紅旗是它的自然屬性,但是毛主席親自升起是一個社會屬性,李志成穿的戰(zhàn)袍也是社會屬性。還比如某個瓷器,它是官窯還是民窯,是其社會屬性,至于這個瓷器形狀和顏色是其自然屬性。
這些都需要形式設計把內容中所反映的文物之間的內在聯(lián)系梳理清楚,才能很好地展現(xiàn)出文物之間的社會屬性,只有把這些內在聯(lián)系表現(xiàn)出來,才能實現(xiàn)形式設計上更深層次的藝術設計。
內容與形式這種辯證關系決定了形式設計的特征,即內容與形式設計既相對獨立,又要相互關聯(lián)。相對獨立,是說它們各自有自己的工作范圍、內容要求和工作程序。而相互關聯(lián),是二者在設計上又無法斷然分開,做內容設計還要顧及形式的表達,做形式設計也要顧及內容的邏輯構思。只有把握好二者之間關系,設計的“真功夫”也就體現(xiàn)在藝術的外在表現(xiàn)上了。
老一輩專家周士琦先生就不贊同內容決定形式論調,他一直倡導“做博物館設計要堅持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(tǒng)一,形式設計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對文物按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進行組合,還要從形式設計上對內容進行深化設計與藝術提煉。他認為內容決定不了形式”。
目前內容與形式統(tǒng)一的原則,已經(jīng)被理論界所公認,希望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建立起:內容與形式設計密切協(xié)作的平等關系,而不是誰服從誰的不合理機制,才能有益于博物館陳列設計藝術的發(fā)展。